近年来,我国密封产品的生产和质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时期。但是,密封产品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并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迫切需求,特别是与国际相关领域的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密封技术的研究与密封产品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密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密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横跨力学(动力学)、摩擦学、强度理论、材料科学、传热学、控制理论、设计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管理科学、环境科学、人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具有广度和深度特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但是,基础理论是世界性的,具体方法是个人的!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系列完善成熟的设计软件!
密封件制造技术及水平。密封产品加工制造设备已基本符合国际标准,但缺乏高档模具加工的领先技术、先进加工技术的应用、密封产品及其系统的创新集成。密封产品不限于机械零件,还包括内部或系统集成电子元件、控制传感器和智能材料。
密封产品的材料和范围。密封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密封产品的密封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我国在通用密封材料领域与国际水平差距不大,但在先进密封材料研发、通用密封材料复合、密封摩擦副功能协调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以唇形密封技术和SiC陶瓷材料为例,可以看出国内技术水平与国外技术水平差距较大(见图4)。图4密封产品品种和质量的国内外技术参数对比。国产密封件品种规格少,尤其是高档产品;质量不稳定,早期故障率高,可靠性差。主要体现在对进口设备特别是特种和/或重大设备的适应性差,难以满足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设备国产化的迫切需要。密封产品的检验和标准。产品检测技术和标准决定产品质量,先进的检测技术和高标准是高质量的保证。中国采用国际、国外标准的国家/行业标准,平均滞后时间为9.4年;此外,与国际和国外标准相比,国内标准总体上存在差异和距离,有些仍然很大。我国检测技术的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检测设备的测量精度、在线控制能力、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以及相关检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等方面。密封企业的规模和寿命。密封企业的规模和寿命是保证密封产品高质量的重要因素。与国外密封件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密封件生产企业规模小、数量大,重复产品品种多,高精度产品少;2018年,仅在密封件方面,中国最大的钟鼎密封件有限公司销售额近30亿元,而最大的国际密封件公司约翰·克雷恩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中国企业成立时间不长,钟鼎密封件有限公司40年,约翰克雷恩近100年。就机械密封而言,目前国内高参数密封基本被国外三大密封公司垄断;就高性能橡塑密封而言,航天、盾构机、高端工程机械的密封产品大部分被国外垄断。